您的位置: 西藏统一战线 > 理论研究 > 正文

切实改进作风 落实职责使命

作者: 代青成 万金鹏发布时间: 2022-01-24 11:13:52来源: 西藏日报
打印
T+
T-

  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永恒主题。作风问题从根本上说是党性问题,必须高度重视、常抓不懈。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作风建设,始终把作风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基本内容,积极探索改进作风、狠抓落实的新途径新办法,并在中央第六次、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和视察西藏时对我区党员干部改进作风、狠抓落实作出重要指示,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在全区广大党员干部中开展改进作风、狠抓落实活动,是坚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实践论、做到知行合一的内在要求,是旗帜鲜明讲政治、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根本要求,是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的必然要求,更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在西藏落地生根、增加各族群众利益福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的有力举措。

  树牢理想信念和更新思想观念相统一

  纯洁性和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特征。纯洁性是先进性的前提和基础,先进性是纯洁性的体现和保证。保持纯洁性的关键,在于坚定的理想信念,这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本质特征,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以信念铸魂,用信仰作骨,把理想信念夯牢夯实。当前,我们所处的时代条件和社会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党员干部在保持政治定力、树牢理想信念的前提下,需要不断更新思想观念,提振求变求强的精气神。保持先进性的关键,在于思想观念的更新,这是共产党人行稳致远的内在要求。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精神上缺钙,就会得软骨病,思想观念不更新,应对风险挑战就会束手无策,各项工作就会走进死胡同。广大党员干部要全面系统、深入准确地学习掌握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用理论武装头脑、更新观念。坚持把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更新观念的源头活水,保持敢想、敢闯、敢干的雄心和气魄,切实把更新观念的成效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狠抓落实的举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中国也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我们必须在理论上跟上时代,不断认识规律,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广大党员干部既要以“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坚定信念面对工作的困难挑战,又要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思路处理现实问题。在更新观念抓落实上,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坚持把创新工作方法作为更新观念的第一动力,肩负时代赋予的重任,适应工作新环境,做创新工作方法的先锋,坚决破除惯性思维和路径依赖,力求在工作上取得新突破、新进展。

  践行党的宗旨和理论联系实际相统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我们党始终得到人民拥护和爱戴的根本原因,对于充分发挥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至关重要。我们任何时候都必须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面临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坚持群众观点、路线,要求党员干部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树立为民服务观念。实现西藏的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党员干部要站在群众的角度思考问题,把群众身边的小事作为各级党委、政府的大事来抓,竭尽全力为群众排忧解难,眼睛向下、重心下移、工作下沉,真正同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凝聚在一起。为人民服务不是纸上谈兵、空喊口号,而在于努力践行。全区广大党员干部要锚定“四件大事”,找准理论与实际的契合点,做到学以致用,把工作重心放在解决实际问题上,始终关注群众的现实需求,永葆对人民群众的赤子之心,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各族群众的根本利益。切实增强“四个意识”,把握“四个确保”内涵要义,做到融会贯通、学以致用。“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党发出的赶考动员令。我们要不负总书记重托、履行为民服务的神圣使命,坚持把人民群众拥不拥护、赞不赞成、高不高兴、答不答应作为衡量标准,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改进作风、狠抓落实带来的新气象,确保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落细落实落地,交出一份让全区各族人民满意的答卷。

  坚持求真务实和不断提高本领相统一

  求真务实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对其认识论精神实质的精辟表述,体现了知行统一。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广大干部特别是西藏干部要发扬‘老西藏精神’,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在工作中不断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增强能力、锤炼作风。”实现西藏高质量发展是一项艰巨任务,全区广大党员干部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深入基层一线,察民情、听民声、知民意、解民忧,发扬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工作作风,确保各项工作落实落细,做到事事有结果、件件有落实,树立正确的事业观和政绩观。多办事求实效,时时刻刻以高标准严要求提升业务能力,创造经得起实践检验的业绩。强化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在工作中迎难而上、汲取经验、增强本领,赢得工作主动权。在求真务实的工作中经历捶打、勇挑重担,不断增强本领,提高服务能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干部干部,干是当头的,既要想干愿干积极干,又要能干会干善于干。”能干会干善于干,要有针对性地看待问题工作,做到既全面又专业,精益求精。以“有为才有位、有位更要有为”的奋斗观,把心思和精力放到增强本领上来。有能力当好人民的勤务员,在本职岗位上有所作为,在实践中推进为民服务,把对党的无限忠诚、对祖国的无比热爱,落实到西藏的各项建设事业上。

  树立鲜明导向和坚持以上率下相统一

  树立鲜明导向彰显了坚持从严管党的鲜明态度,是培养选拔为人民服务好干部的应有之义。坚持以上率下层层示范,是改进作风、落实工作的重要方法。树立鲜明导向和坚持以上率下之间密不可分相互促进。“进贤兴功,以作邦国。”无论从党的奋斗经验还是从新时代党中央对党员领导干部的要求来看,风清气正的用人环境有利于凝聚人心,推动党的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在全区树立起鲜明的干部选任导向,做到严格标准、识才选才,坚持以信念坚定、工作实绩、清正廉洁为标准,奖罚分明、鼓励先进,按照“三个区分开来”的原则,建立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制度,让党员干部有奔头、有盼头。要着力于激浊扬清、弘扬正气,为干事创业者撑腰壮胆,让党员干部在大是大非面前敢抓敢管、敢于碰硬。要在政治上激励、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关爱,积极调动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主动性。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全区广大党员干部要对标对表“六个表率”,不断提高担当精神和进取意识。要对党绝对忠诚,带头做坚定践行“两个维护”的表率,把“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规矩。坚持民主集中制,带头做团结干事的表率,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工作上先迈一步,带头苦干、真抓实干,推进作风建设取得新成就。带头做勤政为民的表率,牢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自觉站稳人民立场,践行党的根本宗旨,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带头做勇于担当的表率,始终保持一心为公、勤勉敬业的工作状态,积极主动作为,敢于开拓进取,把抓落实作为开展工作的主要方式。带头做清正廉洁的表率,坚持怀德自重,以德修身、以德养廉、以德育人,用伟大建党精神和“两路”精神、“老西藏精神”滋养党性修养,不断锤炼对党忠诚的大德、造福人民的公德、严于律己的品德,坚决守住思想道德防线、党性原则底线、法规纪律红线。带头做管党治党的表率,落实好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责任,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持之以恒纠治“四风”,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制机制建设,带头做良好政治生态的建设者、促进者、守护者。

  注重思想教育和完善体制机制相统一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各级各部门要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经常性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纠正错误观念,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党的规矩是党章,党员干部要时刻对照党章党纪检视反省。开展思想教育,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事实为依据,客观分析存在的问题,有效抵制腐朽思想,克服各种错误倾向,让基层党组织具有凝聚力和战斗力,保持党的作风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开展思想教育的同时,要在完善体制机制上下功夫,两者并行、相互促进。各级党组织要认真贯彻自治区党委安排部署,完善体制机制,推动制度建设常态化,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压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健全责任管理、效率管理、精准督查、考核评估、公开监督等机制,完善巡视巡察、督导检查、信息反馈、情况通报、重大责任追究等制度,确保工作具体化、具体工作项目化、项目管理责任化、责任落实高效化,用合理的管理机制和科学的检查机制,让敢于担当转化为现实行动,主动接受党内监督、人民监督、社会监督,消除怠职懒政、得过且过的心态,自觉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不断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引向深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成就,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并坚持了一整套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这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是我们党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进一步改进作风、狠抓落实,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以坚定的政治素养和强烈的责任意识,坚持不懈把作风建设从严抓下去、长期抓下去,真正在改进作风上求实效,在狠抓落实上见行动。全区党员干部要以焕然一新的面貌,携手推进“四个创建”,努力做到“四个走在前列”,按照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部署,弘扬优良作风、崇尚真抓实干,抓好工作落实、汇聚奋进合力,努力推动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贡献力量。

  (作者单位分别为:西藏大学、自治区党委党校)

(责编: 陈建国)
相关阅读
 

热点关注更多>>

领导论述更多>>

理论园地更多>>

相关链接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