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支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这首耳熟能详、脍炙人口的歌曲,是我国各民族大团结的生动写照。
在拉萨市曲水县,一段由葡萄引发的民族团结佳话,被当地群众传颂。傈僳族小伙和志荣与藏族姑娘格桑曲珍,因在葡萄种植园的邂逅,开启了他们跨越民族、跨越地域的幸福婚姻生活。
党的民族政策春风化雨,高原大地处处涌动着交融共生的暖流。民族团结的种子深植于高原沃土,“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信念浸润千家万户。
葡萄种植园里的爱情佳话
2017年,和志荣来到曲水县的葡萄基地工作,以不懈努力和钻研,掌握各种技能和方法,成为基地的技术能手。而藏族姑娘格桑曲珍,在暑假期间来到葡萄基地打零工,两人因此相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让他们的感情逐渐升温,最终步入婚姻殿堂。
然而,婚后生活并非一帆风顺。傈僳族与藏族在生活习俗上存在诸多差异,首当其冲的便是饮食问题。“刚和格桑曲珍在一起的时候,我满心都是傈僳族传统的美食,可格桑曲珍钟情于酥油茶、青稞酒与糌粑。但爱情就是这样奇妙,我们深爱着彼此,自然也愿意为对方去适应、去改变。于是,我开始试着去品尝格桑曲珍心中的美食。刚开始喝酥油茶的时候,那股味道让我有些不太适应。慢慢地,我开始领略到它独特的韵味,醇厚的茶香在舌尖散开,就像一股暖流贯穿全身。还有格桑曲珍一直念叨的糌粑,虽然它和傈僳族的食物在口感上差异很大,但我尝试着去习惯它,发现也别有一番风味。”
而格桑曲珍,也一点点走进了傈僳族的传统美食世界:“现在,我每每被漆油鸡独特的口感和风味吸引。”“我们就是这样,在彼此的爱意与理解之中,努力去适应对方的饮食习惯,也让我们的感情更加浓郁、深厚。”和志荣说,其实除了日常的饮食,连过节的风俗都要慢慢磨合。和志荣笑着挠挠头:“记得第一次过阔时节时,我特意穿上母亲手绣的麻布褂子,带着格桑曲珍去山上采松枝。当篝火燃起来的时候,她好奇地问我为什么要往火里撒青稞粒,我就把傈僳人‘以粮祭天’的老规矩讲给她听。看她跟着拍手跳舞时羊毛披肩滑落肩头,月光下的笑脸比火光还亮堂。”
和志荣与格桑曲珍不仅将自己的小日子经营得甜蜜美满,还积极参与社区活动,分享他们的故事。他俩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民族团结的深刻内涵,成为当地民族团结的典范。
鲁固社区里的温暖驿站
如果说家庭是民族团结的微观细胞,那么社区便是共生共荣的生态花园。在拉萨市,鲁固社区正以润物无声的方式编织着居民共建共治共享的“经纬线”。
在拉萨市八廓街道鲁固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几名老人围坐在一起喝茶聊天,还有几名游客在这里饮水歇脚。党群服务中心阅读区、休息区、娱乐区一应俱全,自2023年投入使用开始,已成为社区群众的温暖驿站。
“群众如果遇到困难,可以第一时间到这里寻求帮助。”居委会主任索朗江村说。鲁固社区居住着藏、汉、维吾尔等11个民族的居民。多年来,社区以“民族团结进步”为主题,立足辖区学校和驻地单位多的实际,发挥在职党员服务社区的优势,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和法律法规,提高了社区居民的民族团结意识。
同时,社区还经常性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扎实开展双语特色社区创建工作,通过悬挂双语文字展板、开设双语学习小课堂、举办双语文化讲座、文娱活动等,积极调动起社区居民学习双语的积极性,不断促进社区各民族群众和谐相处,成效显著。
鲁固社区的成功实践说明,社区连着千家万户,多民族社区是各民族和谐共居的生动缩影,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沃土。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有利于建设和谐稳定的社区环境,提高各民族获得感、安全感和参与感。
壮族女孩的勇敢追爱故事
年轻一代的跨文化交融,也为民族团结注入新活力。壮族女孩七七与藏族男友的故事,在社交媒体上引发“美美与共”的热烈共鸣。
七七,一位“00后”壮族女孩,向记者分享了她与藏族男友相恋后,从生活细节到文化习俗的深度交融故事。这段跨越民族的情感,不仅让两个年轻人学会彼此尊重,更成为各民族亲密无间的生动缩影。
“虽然我们生活习惯相似,但饮食差异最让我感受到民族文化的独特。”七七回忆道,藏族男友始终尊重她的饮食习惯。日常用餐时,男友总会优先考虑女孩的喜好选择餐厅,而女孩也在相处中逐渐理解并尊重男友的饮食习惯。两人在餐桌上相互迁就,女孩尝试为男友制作藏式菜肴,男友也会陪伴女孩品尝她喜爱的美食。七七感慨:“一碗饭里藏着彼此的心意,这种包容让我们的感情更深厚。”
今年藏历新年,七七在男友家中亲身经历了一场丰富的文化盛宴。“新年那天,全家都穿上了华美无比的藏装,那鲜艳的色彩和精致的刺绣,把我一下子吸引住了。我和男友还一起制作了‘切玛’,把青稞、小麦、糌粑与蜂蜜一层一层地叠放起来,做成了象征丰饶的艺术品,看着那精美的‘切玛’,我看到了藏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古突夜,大家围坐在炉火旁,一起包着寓意各异的面疙瘩。每个人包的面疙瘩里都有不同的东西,有的代表幸运,有的代表智慧。包好后大家一起煮面疙瘩,然后品尝,猜测对方吃到的面疙瘩里藏着什么寓意,欢声笑语回荡在屋子里。”
“真正的民族团结不是消除差异,而是在差异中寻找共鸣。”七七坦言,这段感情让她深刻体会到,无论是餐桌上互相迁就的默契,还是携手制作切玛时的欢声笑语,都在诠释“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团结真谛。如今,她常向身边人分享西藏文化之美:“希望更多人能看见不同民族如何用尊重与热爱,共同守护中华文化的璀璨星河。”
从生活习惯的磨合到文化根脉的相知,动人的爱情故事映照出西藏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温暖图景。当年轻一代以开放之心拥抱差异,以真诚之举传承文化,民族团结便在这片高原大地上绽放出最动人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