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以中华民族大团结促进中国式现代化”。山南市加查县始终坚持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各项工作的主线,把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作为维护长治久安、推进高质量发展、提升基层治理能力、优化为民服务的有力抓手,不断增强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宜加情谊促“三交”,点亮青春梦想。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团结的基石。宜昌市援藏工作队立足促进宜加两地青年的交往交流交融,策划并实施“十四五”期间“宜加一家亲”项目。2020年7月,15名加查籍优秀大学生和青年创业者,奔赴宜昌参加9天的“创业手拉手·宜加一家亲”青年创业辅导活动,通过“一对一融入式”创业辅导,为他们的创业梦想插上了翅膀,拉开“宜加一家亲”青少年系列交往交流交融活动的序幕。2021年启动了“宜加一家亲·青少年研学”活动,首批35名加查中学生在宜昌开展了为期10天的研学之旅,眺望三峡大坝感受大国重器,走进屈原古祠增强文化自信,同宜昌学子共上一堂课加强民族团结;开展了“宜加一家亲·青年人才技能提升行”活动,首批加查11名医护人才开启了为期10天的跟班式的培养教学,推动加查医疗水平的提升。每年“宜加一家亲”系列活动的深化开展,促成加查—秭归民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手拉手”签约仪式,搭建了宜昌—加查常态长效“空中课堂”互动教学平台和“宜昌云医院”远程诊疗平台,加查在宜昌设立就业基地2个、创业中心1个,并以宜昌为平台促进了加查各界代表赴北京、上海、南京、长沙等地开展交流、研学等活动,推动宜加两地青年间的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并带动加查同内地经济、文化、民间交流活动更加频繁。
文旅融合促“三交”,擦亮加查品牌。加查县坚持“三个赋予一个有利于”,立足“千年核桃之乡、清洁能源基地、生态文旅高地”等资源优势,积极融入藏东旅游环线,打造“秀美加查·印象达布”旅游品牌,制定《加查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召开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大会,积极探索文旅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路径,深挖乡土文化底蕴,聚合多元业态,不断增强加查旅游吸引力。新建生态路、民族路,建设了滨江公园、民族团结林等小游园,不断改善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承办山南市第十二届“体彩杯”,举办达布文化旅游节、乡村音乐节等文旅活动,发布《这里是加查》《千年的爱—达布》《杜鹃花开民族情》等主题歌曲。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馆”“清洁能源展厅”“非遗展厅”“千年核桃林”“道德教育基地”等宣传教育阵地,并以点连线形成民族团结研学采风精品路线,从“汉盐”、噶尔·东赞故居、永乐织锦唐卡和达拉岗布寺文物等历史文化中阐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农文旅融合为引领,开发“加查任你游”小程序,从吃货加查、舒适加查、拾惠加查、游在加查、加查交通“吃住购游行”五个维度宣传推介加查;聚焦“月月有主题,季季都精彩”目标,举办“寻找加查虫草·领养千年古树”“研学游”“藏味端午·打卡加查”“莓李好客·美味加查”蓝莓采摘等系列活动,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文旅融合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各族群众不断增进“五个认同”,树牢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
互嵌共融促“三交”,站稳人民立场。加查县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以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为抓手,以党建引领、平台搭建、强化服务、创新载体等持之以恒抓好与群众息息相关的民生工作,密切干部与群众的血肉联系。在火车站、检查站、交通要道、景区等建设6个“初心驿站”,推出“10项暖心服务”,连点成线打造游客和过往群众“红色港湾”。建成并投入使用县政务服务中心,入驻部门29家,设置服务窗口54个,梳理“最多跑一次”事项246项,开展了预约办、上门办、延时办、假日办等全方位全程帮办代办,真正实现“只进一扇门”“一次就办好”。按照一个项目一个专班提供“保姆式”“管家式”服务,安琪高原益生菌、神湖广场等一批项目落户加查。多部门联建打造民族团结“红石榴”党群茶馆、“红石榴”驿站,成立“红石榴志愿服务队”“石榴籽”爱心车队,创办“红石榴公益基金”,建立“群众点单、社区派单、单位接单、党员抢单”的“双报到”模式,不断探索社区关心关爱“一老一小”、政策宣传、志愿服务、社会救助等工作新模式、新方法。利用民族团结广场每天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锅庄,打造了民族团结一条街,组织社区干部与各族居民结对认亲,开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座谈会、“同吃一锅饭 共叙团结情”联谊会,举办民族团结篮球、足球、羽毛球、书法、绘画等比赛,组建干部、僧尼和回族群众的民族团结队积极参加全县拔河等文体活动,辖区各族群众共同欢度“春节”“藏历新年”“开斋节”等,各族干部群众“歌同唱、舞同跳、节同过”已蔚然成风,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社区环境不断健全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