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西藏统一战线 > 理论研究 > 正文

援藏工作:推进中华民族复兴伟业的战略性安排

作者: 西藏自治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发布时间: 2024-07-24 10:22:08来源: 中国西藏新闻网
打印
T+
T-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战略上判断得准确,战略上谋划得科学,战略上赢得主动,党和人民事业就大有希望。”西藏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居于重要战略地位。回顾党和国家30年波澜壮阔的援藏实践,我们党始终从战略高度谋划治藏稳藏兴藏伟大事业,团结带领西藏各族人民奋力谱写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一、援藏政策的深入实施是中国共产党解决民族问题的光辉典范

  30年来,党中央从资金、项目、人才、制度等方面,保持援藏政策的连续性和一贯性,源源不断为西藏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动力,推动西藏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蓬勃发展的康庄大道。

  援藏政策是中国共产党践行初心使命、体现人民立场的必然选择。和平解放以来,推动西藏各族人民同全国人民一道实现共同富裕、推进民族复兴伟业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政党与生俱来的政治抱负,是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必然选择。实施援藏政策,支持和援助西藏加快现代化建设进程,大踏步赶上时代步伐、创造伟大奇迹,是中国共产党着眼社会主义现代化大局需要,带领全国人民不断创造美好生活的战略性安排,生动诠释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生动诠释了中华民族共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荣光的根本追求。

  援藏政策是中国共产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必然选择。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确立了以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各民族共同繁荣为主要内容的民族理论和民族工作方针政策。特别是30年来,我们党提出的援藏政策以解决群众生活难题、改善经济社会发展为条件,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重点,创造性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在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中促进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援藏政策是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推进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集全国之力,几十年如一日,坚持不懈支援建设和发展一个边疆民族地区;没有哪一个政党像中国共产党这样坚持把民族地区发展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问题,坚持把解决落后地区民族问题作为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全局的重大工作。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集中力量办大事,长期调集全国各发达省市优势资源接力援藏的重大政策是推进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的必由之路。

  二、援藏实践的伟大成就是中国共产党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真实体现

  30年来,特别是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召开后,先后有10批近1.2万名援藏干部人才舍小家、顾大家,奔赴西藏、建设西藏、发展西藏,带领西藏各族人民书写了“世界屋脊”地方史精彩篇章,创造了显著成就。

  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总量不断迈上新台阶。早在西藏和平解放时期,党中央就开始探索援藏工作。1994年7月,中央召开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正式确立了对口援藏的工作制度,确定了“分片负责、对口支援、定期轮换”的制度化、规范化援藏模式。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部署、亲自推动援藏工作,援藏投入资金之多、参与人员规模之大、覆盖领域之广前所未有,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援藏工作体系和格局,极大地促进了西藏经济社会发展。西藏经济增速长期位居全国前列,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多年位居全国第一,2023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392.67亿元,比2012年增长2.37倍,年均增长8.95%。产业结构日趋合理,城镇化率稳步提升,西藏各族人民与全国人民一道迈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

  民生持续改善,各族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坚持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援藏资金和援藏项目向基层倾斜、向农牧民倾斜。2012年至2023年,中央财政向西藏补贴累计超过1.73万亿元。在国家财政支持下,西藏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从2012年到2023年增长1.88倍。投资重点放在增强西藏经济发展基础和自我发展能力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领域,在不同时期相继安排一大批关系西藏长远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重大工程项目;实施教育、医疗“组团式”援藏,推动教育、医疗领域援藏工作从“单兵作战”向“集团作战”转变,带动西藏各县区医疗、教育基础水平显著提升,极大地改善了各族人民生产生活条件。

  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和平解放初期,党中央就组织11万名进藏部队和筑路工人、藏族民工以及 800 多名工程兵技术人员,经过4年多的艰苦劳动,完成了总投资2亿多元的青藏、川藏公路修筑工程,开启了西藏交通运输现代化历史进程。截至2023年末,西藏公路通车总里程突破12.33万公里,形成了以24条国道为主骨架,以40条省道、边防公路、农村公路为基础,基本辐射全区的公路网络。铁路营业里程达1359公里,以公路为基础,铁路、航空、管道运输协调发展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日益完善。西藏民航国际国内航线达169条,通航城市74个,西藏民航2023年旅客吞吐量达到689.7万人次。先后建成青藏、川藏、藏中、阿里4条“电力天路”和“三区三州”电网建设等重点项目,在“世界屋脊”织起一张安全可靠的“光明网”“民生网”和“幸福网”。累计建成5G基站1万余个。5G网络实现县区及重点乡镇覆盖,移动信号覆盖3A级以上景区,光纤宽带、4G信号、广播电视信号基本实现行政村全覆盖,西藏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全面加强。

  民族团结更加巩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长期以来,广大援藏干部人才以对口援藏工作为契机,坚持西藏“所有发展都要赋予民族团结进步的意义,都要赋予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的意义,都要赋予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义,都要有利于提升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这个总要求,积极发挥民族团结纽带作用。通过结对认亲等活动,西藏332个县区、乡镇与援藏省市的284个县区建立了结对帮扶关系,增强了西藏与各兄弟省市血脉相连,推动西藏与区外各省市人才、资源等要素流动日益频繁,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日益深入,巩固了西藏各族人民“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的思想基础,有力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雪域高原生根发芽、枝繁叶茂。

  三、总结规律性认识,不断拓展新时代援藏之路

  3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经过长期探索和实践经验总结,党关于援藏工作的规律性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对聚焦“四件大事”、聚力“四个创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党的领导是战胜困难的坚强保证。党在长期援藏实践中,逐步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治藏稳藏兴藏之路,积累了很多成功经验。其中最根本的一条经验,就是援藏工作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是强力推动援藏政策落实,调集全国优势资源解决大批援藏民生工程、惠民工程的最可靠、最强大政治领导力量。援藏事业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不断开创新局面。

  人民至上是援藏工作的价值取向。援藏工作是中国共产党为最广大人民谋幸福的开创性举措,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科学解决民族问题的成功案例。数十年来,成千上万名援藏干部人才顶风雪、斗高寒,把党的援藏政策贯彻落实到高山草地,把党的关心关怀传递到西藏各族人民心坎上。这是人民立场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根本政治立场的集中体现,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党在西藏的事业根本依靠在人民、力量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增进民生福祉、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新时代西藏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援藏工作正确价值取向,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解群众所困,一件接着一件、一年接着一年,干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工程,切实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西藏各族人民。

  民族团结是发展进步的重要基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民族工作,最关键的是搞好民族团结。党的援藏工作实质上就是不断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团结一致共同建设西藏。长期以来,党和国家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党的民族工作全过程各方面,推动西藏和各兄弟省市各族人民跨区域双向流动,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成就,西藏呈现出安全稳定、宗教和顺、社会和谐、民族和睦的大好局面。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必须把民族团结工作置于更加突出的位置,把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作为西藏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切实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援藏精神是拼搏奋进的不竭动力。伟大事业需要伟大精神,伟大时代弘扬伟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援藏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崇高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显著优势。缺氧不缺精神,这个精神就是革命理想高于天。”援藏精神是一代又一代援藏人把青春和热血挥洒在雪域高原,在奔赴西藏、建设西藏、发展西藏的伟大实践中孕育的精神财富和时代精华。新时代援藏工作必须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援藏精神,把“艰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海拔高境界更高”这种战天斗地、不屈不挠的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

  (执笔人:房玉国,系西藏自治区党校(行政学院)副校(院)长)

(编辑:陈建国 责编:周勇 终审:刘期胜)
相关阅读
 

热点关注更多>>

领导论述更多>>

理论园地更多>>

相关链接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