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西藏统一战线 > 理论研究 > 正文

提升人口素质 推进人心凝聚 加强人才培养

作者: 西藏自治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发布时间: 2023-12-18 10:09:15来源: 西藏日报
打印
T+
T-

  ●编者按

  自治区党委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西藏工作的重要指示,锚定“四件大事”,聚力“四个创建”,努力实现“四个走在前列”,同时不断深化对西藏工作的规律性认识,着眼全面准确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着眼于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提出人口、人心、人才问题。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正同志多次强调,做好西藏工作,关键是做好人口、人心、人才工作,这三项工作事关全面准确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事关西藏的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事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的推进。区党委宣传部联合区社科院(联)、西藏日报社,组织专家学者撰写系列阐释文章,从本期开始,将以西藏自治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名义陆续刊发,敬请关注。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提升人口素质,就会推动历史发展。人心凝聚,就会“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人才支撑发展、引领创新,人才越多,我们为之奋斗的事业就越红火。

  一、提升人口素质、推进人心凝聚、加强人才培养是治边稳藏的必然要求

  人口素质是治边稳藏的坚实支撑。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地指出,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的征程上,我们必须认真贯彻党中央治边稳藏的战略部署,着力抓好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人民群众始终是维护和推进西藏稳定的主体。能否推进西藏由基本稳定到长期稳定再到长治久安,取决于人口素质。深入开展反分裂斗争,促进民族团结,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都是维护稳定的现实要求,必须有一定的人口素质与之相适应。没有相应的人口素质,实践的主体就无能力推进实践的发展。

  有什么样的人口素质就有什么样的发展水平。在我区,解决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立足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用好区内外乃至国外市场,目前的人口素质,还有诸多不适应,必须加强薄弱环节,补齐短板。

  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在提升人口素质中构建绿色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保护的理念,使其成为人口素质重要组成部分还要假以时日。

  维护边境安全、兴边富民必须有崇高的境界,这是对人口素质的严格要求和严峻考验。我区是重要的国家安全屏障,边境线4000多公里,是我国边境情况最复杂、边防斗争最尖锐的地区。维护边境安全,必须扎根边疆、建设边疆,战缺氧、斗严寒、涉险途、克顽敌,把对祖国的赤诚热爱融入边疆的每寸土地,争做神圣国土的守护者、幸福家园的建设者。

  人心凝聚是治边稳藏的精神动力。人心齐,泰山移。治边稳藏是一个系统工程,抓好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西藏各族干部群众人心凝聚,干事创业就有精神动力。针对西藏社会的特殊矛盾,在各族干部群众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使各民族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增强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西藏的稳定和长治久安就会拥有坚不可摧的精神动力。针对西藏社会的主要矛盾,使各族干部群众深刻认识到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西藏的高质量发展就会拥有势不可挡的精神动力。立足西藏是重要的国家生态安全屏障这一战略定位,在各族干部群众中树立维护好西藏高原生态就是对中华民族生存发展最大贡献的观念,坚决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加强生态保护与建设,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之路,守护好高原的生灵草木、万水千山,西藏的生态文明建设就会拥有永不枯竭的精神动力。立足西藏是重要的国家安全屏障这一战略定位,使各族干部群众形成维护边境安全就是担当国家强盛、民族复兴使命的意识,大力弘扬“两路”精神、老西藏精神、孔繁森精神等一系列高尚精神,积极投身守边固边兴边富边强边的伟大实践,祖国西南边陲的巩固就会拥有浩荡澎湃的精神动力。

  人才培养是治边稳藏的关键环节。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治边稳藏更离不开各方面的人才。深入开展反分裂斗争,有效开展国际舆论斗争,挫败达赖集团的分裂图谋和支持他们的国际敌对势力以藏乱华、制华的险恶用心,解决西藏稳定和长治久安中的深层次矛盾问题,创新维护稳定的体制机制,防范民族领域重大风险隐患,使社会稳定经得起风雨、坚如磐石,人才是关键。人才是稳定的重要推动力,是解决矛盾问题不可或缺的金钥匙。人才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源泉。在推进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充分利用我区的资源优势,贯彻新发展理念,建成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储备基地、高原特色农产品基地、世界旅游目的地、清洁能源基地和面向南亚开放重要通道,需要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的人才;需要打好高原牌、绿色牌、特色牌的人才;需要用好外力、增强内力、凝聚全力,切实把政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的人才。西藏地处世界屋脊,如何让崇山峻岭、江河沟壑成为拱卫国家安全的屏障;如何加强边境基础设施建设,形成护卫国家安全的一座座堡垒;如何发展边境产业,繁荣边境经济,提高边境人民的生活水平,使每一个边境人都自觉安心坚定守卫国家安全;如何运用科技的力量,提升壮大边防力量,做到战之能胜、战之必胜,解决如此众多问题,需要人才的努力奉献。

  二、提升人口素质、推进人心凝聚、加强人才培养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西藏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亲切关怀西藏人民,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对提升人口素质、人心凝聚、人才培养进行部署,推动这三个方面的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

  (一)人口素质提升成效显著

  ——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为提升人口素质开辟了广阔前景。目前,我区涵盖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特殊教育的现代教育体系已经形成。自2012年秋季学期开始,辍学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建立起全学段学生资助体系,资助范围覆盖所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2012年至2022年,国家投资西藏的教育经费2515亿余元,现有各级各类学校3409所,在校生94万余人。学前教育毛入学率89.52%,义务教育巩固率97.73%,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1.07%。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西藏每10万人中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2010年的5507人上升到2020年的11019人,新增劳动力受教育年限提升至13.1年。

  ——公共卫生事业持续壮大为提升人口素质提供了有力保障。涵盖基本医疗服务和妇幼保健、疾病防控、藏医药等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全面建立。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取得长足发展。实现400多种“大病”不出自治区,2400多种“中病”不出地市,常见“小病”在县级医院及时治疗。孕产妇、婴幼儿死亡率分别由20世纪50年代初的10万分之5000、千分之430,下降到2022年的10万分之45.8、千分之7,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2.19岁。包虫病、大骨节病等地方病和先天性心脏病、白内障等常见病得到有效控制和消除。

  ——体育、科技事业发展助推人口素质的提升。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各类群众性体育赛事丰富多彩,民族传统体育得到传承发展,山地户外运动广泛开展,竞技体育水平逐步提高,“十三五”期间,获得国际国内赛事奖牌231枚。实施科教兴藏战略,科技平台和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加快,目前,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9.2万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45.6%。

  (二)人心凝聚成果丰硕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深入人心。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作为宣传思想战线重要政治责任,持之以恒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区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率先垂范,带动各级党委学习蔚然成风。建立全国首个省级党委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民性宣传教育体系,健全完善五级宣讲体系,理论学习、培训、研究、宣讲、宣传,推进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铸牢。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和战略任务,深入开展教育,编写推广针对不同群体的教育读本,成立自治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心,建成多个中华文化主题公园和爱国主义示范基地,推出民族团结典型,不断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凝聚人心的氛围日益浓厚。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根铸魂,实施新时代文艺创作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每年创作1000部以上优秀文艺作品。实施文化惠民、文化“润边”和智慧广电等工程,全区近10万文艺大军下基层,开展志愿服务等活动30余万场次。加快发展广播电视,目前,西藏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超过99%。农家书屋和寺庙书屋实现行政村和寺庙全覆盖。

  (三)人才培养成绩斐然

  ——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全面加强。党的十八大以来,自治区党委大力实施科教兴藏、人才强区战略,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不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大力培养各领域各方面人才,充分激发人才创新活力,人才引领创新、推进发展、促进事业的作用进一步彰显。

  ——人才队伍不断发展壮大。目前,我区已基本建立起具有西藏特色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和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教育人才、医疗卫生人才等各类科学技术人才从无到有、队伍不断发展壮大。高原生物科学、高原特色农牧业技术、高原生态环境等方面的人才不断涌现。西藏的高等院校源源不断地向雪域高原输送学士、硕士、博士,成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干部援藏、科技援藏、人才援藏、各类“组团式”援藏,为西藏的人才提供了源头活水。服务于青藏高原科考等国家重大项目,为西藏人才培养提供了难得的平台。一批又一批人才活跃在各条战线上,成为各自领域的行家里手,有力促进了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和事业进步。

  以上成就为我们在新形势下做好提升人口素质、人心凝聚、人才培养工作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机遇和条件。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在人口素质、人心凝聚、人才培养上还存在许多问题,与治边稳藏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必须直面问题,采取得力措施予以解决。

  (四)踔厉奋发迎接挑战

  西藏高寒缺氧、条件艰苦。这种特殊的自然环境损害健康,影响身体素质的提升。高原地方疾病制约着人们干事创业,我区人均预期寿命比全国要低六年。自然地理环境无法选择,但科学手段为减少恶劣条件对健康的影响提供了可能,我们必须将可能变为现实。在科学文化素质方面,我们的起点低、底子薄,先天不足。西藏还有相当数量的信教群众,宗教文化中的神本主义使信众难以走向人本主义,阻碍科学普及。我区科技创新能力弱,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在社会上比较薄弱。公民意识还比较淡薄,有些人只讲权利不讲义务,影响和谐稳定;有些人法治观念不强,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意识不强;陈规陋习和封建迷信还在影响有些人的生活,阻碍现代文明的普及。凡此种种,都对人们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造成负面影响。

  在人心凝聚上,来自各个方面的干扰挥之不去。我们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聚力,但国际敌对势力声嘶力竭地唱衰中国。他们通过各种手段,向我输入资本主义的价值观念、发展模式、生活方式,美化资本主义制度,企图动摇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信念。在增强对伟大祖国认同上,达赖集团肆意篡改历史,否认西藏自古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增强对中华民族认同上,一些人存在狭隘民族主义情绪,过分强调本民族的特殊性,淡化中华民族的共同性。在增强对中华文化认同上,达赖集团鼓吹文化隔离,竭力否认西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还有一些人把宗教文化等同于西藏文化。在增强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上,有些人鼓吹历史虚无主义,妄图否定党的领导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在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惧怕中国的和平崛起,对我进行抹黑和围堵,妄图涣散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心。在敌对势力和错误思潮的进攻面前,惟有亮剑、肃清流毒才能更好地凝聚人心。

  在人才培养上,挑战严峻。我区的人才队伍规模不大,质量有待提高;人才涵盖的学科领域不广,有的学科领域极其薄弱;存在学非所用的现象,专长与工作脱节;关键领域关键环节缺乏领军人才,创新突破迟滞;基础研究人才不足,成果不多;人才结构性矛盾突出,国民经济主战场急需的人才供不应求;不会使用人才、人才留不住的现象依然存在;人才评价标准不够精准科学,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加强人才培养,必须大刀阔斧地解决这些问题。

  三、采取得力措施提升人口素质、推进人心凝聚、加强人才培养

  围绕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着力提升人口素质。教育是提升人口素质的基础,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坚持立德树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巩固深化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主的大中小幼一体化语言教育体系,实现教师能力素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质量、教育资源配置、职业教育水平、全民教育“六个提升”,以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助推人口素质提升。

  健康水平是人口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坚持以基层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人民共建共享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实施健康西藏保障工程,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完善医药卫生体制机制,传承发展藏医药事业,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当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治边稳藏的各项工作正在深入推进,我们必须进一步推进人心凝聚,汇集起万众一心、勇毅前行的磅礴力量。

  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聚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行动指南。必须用这一重要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更好地统一思想和行动。要加强理论学习,重在学深悟透。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牢牢把握这一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核心要义、实践要求,掌握运用好这一重要思想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要加强研究阐释,重在体系化学理化。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系统性、整体性研究阐释,加强对其中原理性理论成果的研究阐释,转化为知识话语、研究范式、学术理论,更好为理论武装提供学理支撑。要加强宣传普及,注重增强说服力感染力。广泛开展接地气、有生气的宣传宣讲,充分展现党的创新理论直抵人心的力量。

  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要弘扬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筑牢精神之基。坚持以德树人、以文化人,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大力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要注重落细落小落实,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成为百姓日用而不觉的行为准则。

  在西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定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要通过学习教育、创建活动等各种途径,使各族干部群众深刻认识到,在我们伟大祖国,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是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从而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不断筑牢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

  得人才者得天下,有英才者事业兴。我们必须只争朝夕加强人才培养。

  要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科技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人才工作目标方向,坚持全方位培养用好人才,坚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坚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坚持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环境,坚持弘扬科学家精神。

  要大力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发展壮大人才队伍,统筹推进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适用人才、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加强法治人才队伍建设。优化配置人才资源,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人才资源市场体系,建立健全人才流动机制,促进人才在不同性质单位和不同地区间有序自由流动,鼓励引导人才向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流动,提升人才配置服务水平。营造人才良好发展环境。创新人才培养、引进、评价、使用、流动、激励等方面体制机制和政策制度,不断健全人才政策体系,构建科学规范、开放包容、运行高效的人才发展治理体系。切实实施好“育、引、用、留”四大工程,把方方面面的优秀人才聚集到党和人民的事业中来。

  (执笔:丁勇,系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原一级巡视员)

(编辑:陈建国 责编:周勇 终审:刘期胜)
相关阅读
 

热点关注更多>>

领导论述更多>>

理论园地更多>>

相关链接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