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文化认同有助于建设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为中华民族的团结发展提供更为深层次和根源性的认同力量,是推动各民族形成命运与共、和睦亲密、互存不离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精神动力。增进文化认同对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中华民族大团结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文化认同之于中华民族共同体何以重要
文化认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身份意识的思想前提。马克思、恩格斯认为,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各民族各地区的原始封闭状态会被打破。在这一进程中,各民族之间的彼此交流和相互影响逐渐加深,本民族的文化与精神也被赋予公共属性。中华民族正是随着生产力的更迭在数千年的民族大迁徙和民族大融合中不断形成与发展的。各个族群的文化精髓伴随着民族融合而共同熔铸于中华文化之中,共同成为中华文化厚重的文化底蕴。在文化创新融合的历史变迁中,中华民族逐渐对自身群体产生了共同的集体记忆、集体认同和集体价值,“龙的传人”“中华儿女”等特定概念和名称随之逐渐铭刻为中华民族共同的身份标识和文化符号。这种强烈的集体认同感是产生中华民族共同体身份意识的思想前提,其在“共同体”的层面为中华民族内部成员提供了民族认同感和身份归属感,也推动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交流与融合。
文化认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情感链接的桥梁纽带。文化认同不仅是基于民族形成发展需要的认同,也包含民族深厚情感的维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族团结重在交心。中华文化始终是各民族的情感依托、心灵归宿和精神家园,增进文化认同就是涉及“交心”、涉及民族情感的应有之义。各民族彼此之间虽然存在人口数量和所居地域的差别,拥有各自独特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和文化形式,但都同属中华文化血脉的传承者和发扬者,都为中华文化互鉴融通提供了文化血液。从文化认同的视角来看,维护民族和谐关系与深化民族情感底蕴就是要处理好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交融的集大成者,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就是彼此加深情感链接、孕育民族亲情的重要途径。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春节寄托了中华民族对家庭圆满和幸福团结的共同价值追求,也是维系民族情感、促进民族认同的重要文化纽带。
文化认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交往交流交融的精神动力。在中华文化的历史积淀过程中,文化认同为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文化互鉴提供了精神力量,各民族在“共同体”的文化语境中获得了文化自信与文化创新的动力。比如,北魏孝文帝的文化改革在客观上促进了汉族先进的制度、礼乐、服饰、饮食等文化在鲜卑族内的传播与接受,加速了中华民族多元融合的进程。同时,鲜卑等北方游牧民族的飒爽骁勇、豪放质朴的气息和骑射文化对中原地区产生影响,始建于北魏时期的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等历史遗迹也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财富。文成公主为西藏带去先进的中原文化,将中原地区的农业与生产技术传入西藏,加强了民众往来和文化交流。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离不开各民族文化的彼此认同、彼此交流和彼此借鉴,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与传承,始终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交融的精神动力。
二、以文化认同构筑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精神家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把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作为战略任务来抓。中华民族共同体不仅需要共同的物质基础,也需要共同的精神家园。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文化精髓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认同树立和突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文化符号,深化对中华民族身份的自豪感和自信心。龙作为中华民族精神和身份的重要象征,从造型意象到精神内涵均体现了中华民族主张多元文化融合共处的理念,凝结了中华民族团结统一、自强不息的奋进精神。长城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之一,已然从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升华为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符号,代表和见证了农牧文化交融的悠久历史,体现了中华民族众志成城的团结精神、坚不可摧的伟大意志和百折不挠的奋斗力量。以龙和长城为代表的文化符号,承载和记录了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记忆和交融历史,凝结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集体记忆、文化血脉和民族精神,能够增进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认同、身份自觉和情感共鸣。
文化认同彰显和深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意义,体现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在中华民族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进程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始终发挥了润物细无声的文化推动和滋养作用。“民为邦本”“贵和尚中”“天人合一”“厚德载物”等优秀传统文化理念均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兴旺提供了精神动力,也是中华民族发挥历史主动精神、聚合团结奋斗力量的文化积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理念和理想追求,随着时代发展释放出新的内涵和文化活力,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培根铸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凝心聚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力量,这体现了中华民族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认同、高度肯定和高度自信。“第二个结合”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意义,构成各族人民当代精神家园新的要素。
文化认同引领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中华民族共同体在国家、社会和个人层面的共同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吸收了各民族优秀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等优秀价值理念,把涉及国家层面、社会层面、个人层面价值要求融为一体,与中华文化历来追求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价值理念有共通之处。爱国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之一,将个人的信仰理念和国家、民族的福祉整合起来。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是各族人民践行爱国主义的共同梦想,也是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中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自古以来舍身报国、保家卫国等文化理念一直是中华民族普遍认可的道德标准,也是中华民族在国家、社会、个人层面的共同精神追求。
三、以文化认同凝聚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奋斗力量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中华民族共同的奋斗目标,其实现需要中华民族凝聚共同的奋斗力量。文化认同是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必要条件,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石,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奋斗力量。
在尊重和保护民族文化中凝聚民族共识。中国广袤的土地,呈现出自然地理迥异、气候丰富多样的空间形态,各民族的文化样态和生产方式深受所居住地理环境的影响。比如,西北地区以戈壁、沙漠为主,造就了大漠游牧文明,东部平原适合农耕,造就了农耕文明,东北平原的白山黑水造就了渔猎文明,南部及东部的沿海地区造就了海洋文明。中华民族历来主张“和而不同”“海纳百川”“求同存异”的价值理念,对于各民族独具特色、风格迥异的文化,我们应该彼此给予尊重和承认,要重视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它们均为促进中华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提供了文化资源。比如史诗《格萨尔王》、热贡艺术、维吾尔木卡姆艺术、蒙古族长调民歌和朝鲜族农乐舞等特色鲜明的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册),不仅推动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和五彩斑斓,也体现了世界文化艺术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在吸收和发扬民族文化中汇聚民族力量。中华文化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各民族优秀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少数民族文化蕴含了丰厚的民族文化积淀,是各民族历史记忆和文化认同的重要依据,共同汇聚成中华文化的艺术瑰宝。比如,藏族人民生活在雪域高原,对生态环境的脆弱性感受至深,因而孕育出善待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化,《六长寿图》与《四睦和瑞图》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共存、敬畏自然的理念,与中国历来主张的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的生态理念具有相通之处。生态文明建设事关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中华民族实现美好生活向往的自然基础,中华文化主张“天人合一”的文化理念和哲学反思已然深入中华民族的精神根脉之中,凝聚起中华民族践行生态文明理念的共识,为建设美丽中国凝聚力量。
在发展和繁荣民族文化中加强民族团结。中华文化在漫长的历史交融与变迁中形成了“大一统”的思想文化,对于整合诸侯割据、消除民族分裂和维护国家统一起到了重要的维系作用。“家国天下”是凝聚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重要文化传统,统一天下为己任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共识与精神指引,历代中央王朝和入主中原的民族都将自身政权视作中华文化的正统,“桃花石”的称谓和“六合同风,九州共贯”的思想等,均体现了浓厚的中华一体意识。当今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梦想,“大一统”和“家国天下”等文化观念作为中华民族共同的政治理想和社会追求,凝聚起中华民族的奋斗意志和团结力量。这种文化共识历经中华民族的昨天和今天,使得中华民族在面对“雄关漫道”和“人间正道”时不失奋斗底色。这种精神必将延向中华民族的明天,让中华民族在长风破浪中赢得更大的历史成就,创造更加辉煌的历史伟业。
总之,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对于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具有价值引领、文化支撑和凝聚共识的积极意义。在党的领导下,各族人民正积极主动增进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凝聚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中华民族共同体一定会牢不可破、历久弥坚,各民族一定会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守望相助、团结奋斗,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