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中国各民族形成了休戚与共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各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共同构筑起了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习近平总书记在西藏视察时指出,西藏是各民族共同开发的,西藏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藏族和其他各民族交流贯穿西藏历史发展始终。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西藏工作必须坚持以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为着眼点和着力点,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新西藏指明了方向。
一、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观
(一)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我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逐步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构建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在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中,“一体”指的是包括56个民族在内的中华民族。中华民族的“一体”首先是客观存在的国家的一体,版图的共有和完整,各民族血脉相连利害相关的不可分割性,各民族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的一致性,历史和文化发展的相互交融与不可分割。其次,在此基础之上,寻找各民族文化特质的共性,以及中华民族的认同与凝聚力等,使之为中华民族的真正形成而服务。再次,又体现在各民族的发展相互关联、相互补充、相互依存,与中华民族整体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和共同的民族利益和理想。中华民族的“多元”是民族的多元,本质是文化的多元,各民族各有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文化、社会各具特点而区别于其他民族。“多元”与“一体”的关系,集中体现为祖国的统一和整个中华民族的大团结,表现为共同关心与争取祖国的统一与繁荣富强。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们要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观,增强西藏各族群众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形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
(二)多元一体的内涵与国家认同、民族整合。中华民族之所以时至今日仍然被概括为多元一体,表明中华民族是一个由多元的诸民族构成的国家民族观念。就国际政治而言,中国拥有一个多元一体的国家民族即中华民族;而在国内政治层面,中国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对中华民族及其相对应的中国的认同情况,依然是当代中国内部整合的重要事项。简而言之,是中国社会既在客观上保持一定程度的文化多样性,又在主观上具有强大的国家认同的凝聚力,把多元一体的内涵与国家认同和民族整合紧密地联系起来,使56个民族整合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础上。在这个基础上,人们认同自己的国家以及国家内的主体文化,从而形成中华民族认同感。中华民族认同感就是对中华民族这一族体的归属意识。中国历来以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形象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自古以来,中华大地上的各民族都是向往和努力追求国家最终的统一,这种维护祖国统一是建立在民族认同基础上的。生活于中国大地上的所有族群都公认自己属于中华民族,都是中华民族的子孙。西藏各民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华文化是西藏各民族的情感依托、心灵归宿和精神家园,西藏各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华民族整体观深植西藏各民族内心深处,成为不可动摇的信念,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激发了西藏各族人民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注入无穷动力。
二、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认同
共同体意识作为共同体的核心要素,是在与各个文明不断交流和接触中发展演变的,这个过程发生在各个文明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通过现代化不断加深交流与接触得到逐步培育。藏民族文化在与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中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文化血脉。
远古时代藏族先民就与中原人民建立了互相依存的密切关系,在考古发现的文化遗物中表现出来的西藏古代文化,既有地方特点,又与中原地区的古代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青藏高原存在着以藏北羌塘高原为主分布广泛的细石器文化,属于从华北起源而来。1992年,西藏自治区医科所和自治区人民医院进行的白细胞抗原(HIN)研究发现,藏民族属中国北方人群的一部分。昌都卡若与拉萨曲贡文化具有与黄河流域氐羌民族系统的文化因素和我国北方草原地区游牧文化的特点。卡若遗址出土的陶器花纹,既有自己的独特风格,又有与中原仰韶文化的相似性,两地的文化曾经存在过相互交流交融或影响的关系,遗址中的粟米不是本地植物,是从黄河上游地区传播到青藏高原的东部地区。吐蕃时期与祖国内地进行了广泛和直接的文化和经济交流。在日喀则浪卡子县出土的2000年前贵族墓葬中,发现了丝织品等随葬品,表明“七赤天王”之时,雅砻部落就与内地有文化交往联系。松赞干布即位后第五年,遣使向唐朝通好,唐朝派人入蕃慰抚。松赞干布与唐朝联姻,经过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藏,遣诸子弟入唐长安国子监就读国学,习诗文。唐朝与吐蕃从工艺技艺,到史学、文学、医学、建筑、历法等开展文化的交流交融。元朝时,西藏成为中央政府直接治理下的一个行政区。明代,汉藏文化的交流频繁,有力地增进了汉藏文化间的交流。到清朝,中央政府进一步加强了在西藏的统治,加强了在西藏的边防管理以及一系列促进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发展的措施,在西藏兴办的小学学堂中学习以忠君、爱国、尊孔、明伦为宗旨。在互鉴互通的文化交流中,演绎着各民族间的文明交流对话,产生了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心理结构与文化认同。
和平解放70年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无私支援下,西藏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各族群众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水乳交融,全区呈现出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稳定,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良好局面。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把西藏置于国家提出的实现各民族的经济共同发展、社会共同进步、文化共同繁荣战略,不断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在依靠全国人民大力支援的同时,动员和依靠西藏各族人民,实现经济更加发展、社会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从而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良好局面。
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几点思考
(一)加强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础。要深刻认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祖国统一的坚强基石、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坚持把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反分裂斗争教育、新旧西藏对比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教育结合起来,多谋长久之策,多行固本之举,铸牢面向民族团结、面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面向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真贯彻落实好《西藏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创建条例》,深入开展“四史”教育、西藏地方和祖国关系史教育,引导各族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不断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只要我们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拓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同心协力,加强民族团结,就一定能够和全国一道如期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西藏篇章。
(二)大力宣传西藏自古以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中华文化始终是西藏各民族的情感依托、心灵归宿和精神家园,西藏各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要挖掘、整理、宣传西藏自古以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深刻认识中华民族是命运共同体,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认同感需要交流、沟通、合作和交融,需要认识、认知和理解,要在共同生产和生活中进行交往交流,在交往交流中实现交融。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要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深入研究历史上西藏民族文化与中华民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相互借鉴、相互吸收和相互繁荣的史实,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是命运共同体,要进一步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增强各民族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成员的自豪感与认同感,推进西藏民族文化在中华民族文化一体下的传承发展,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三)进一步增强西藏各族群众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是对中国国家及中华文化的归属意识,这种认同感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有着深远的民族渊源及文化渊源。中华民族认同感是56个民族共同的民族归属意识,在对中华民族的认同中,包含人们的民族价值观、民族感情、责任感、民族内部的亲和感与凝聚力。因此,没有什么意识的力量比中华民族的认同感更具有包容性、广泛性和凝聚力,56个民族的共同利益与共同发展都是基于对中华民族的认同这一基础上的。增强西藏各族群众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要教育引导各族群众自觉把祖国摆在心里最高位置,把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作为神圣职责,旗帜鲜明反对分裂,共同建设美丽幸福西藏、共圆伟大复兴梦想。
(四)推进各级各类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第一,强化思想引领,丰富教育内涵,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深入开展“五个认同”教育,在全区学校课堂教学活动中贯彻“五个认同”,筑牢民族团结的根基。第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着力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政策知识等教育有机融入各级各类学校日常教学活动中,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贯穿教育全过程。第三,在高校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以基地为平台深入开展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与实践体系研究,增强文化认同、促进民族交融和民族团结的策略和路径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西藏的民族教育、民族工作实践、社会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等层面的研究。通过多视角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引导各族群众看到民族的走向和未来,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是命运共同体,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作者单位:西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