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新时代西藏人权事业的发展与进步》白皮书在我区各族各界人士中引起热烈反响。大家一致认为,白皮书用翔实的数据展示了西藏和平解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确立了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规划实施了中央政府支持西藏的一大批重点建设项目,制定了惠及西藏各族人民的一系列特殊优惠政策,开启了西藏人权事业全面发展新篇章。大家表示,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从西藏实际出发,以生存权、发展权为首要的基本人权,以安全守护人权,依法保障人权,西藏人权事业才能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白皮书指出,生存是享有一切人权的基础,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保障西藏人民的生存权、实现西藏人民的发展权作为第一要务,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着力解决西藏各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林周县江热夏乡拉顶村文化广场上,村民跳起欢快的锅庄,孩子们背着书包跑向崭新的村幼儿园……如今,拉顶村路宽了、房新了、人心暖了。
拉顶村第一书记杨坤认为,白皮书完整呈现西藏和平解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以来,西藏人权事业取得的长足发展和全方位进步,系统总结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团结带领西藏各族人民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成功实践、基本经验,生动展现“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的西藏篇章。
白皮书指出,西藏坚持以发展促人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通过发展全面提升经济社会权利保障水平,西藏人民的适当生活水准权、受教育权、工作权、健康权、社会保障权得到更充分保障。
根据全国工商联“百企连百村”助边行动要求,2023年6月,米林市雪嘎等4个村与珠海市新东升集团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分别签订了村企共建协议。目前,大批车厘子树苗茁壮成长,预计2026年8月将迎来丰收期,每棵果树能产出标准优质车厘子20—30斤,按照市场价将带动每户群众每年增收2万余元。
“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大力实施产业发展、易地搬迁、生态补偿、教育发展、社会保障兜底等脱贫措施,截至2019年底,累计实现62.8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此后,党和政府继续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米林市派镇雪嘎村党支部书记格桑尼玛表示,“今后,我们将继续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抓好‘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断提升各族群众的幸福指数。”
白皮书指出,西藏老年人权利保障成效显著。养老服务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养老服务形式丰富多样、适老化建设持续推进。
近年来,拉萨市城关区夺底街道桑伊社区为辖区32名独居老人和孤寡老人分别“配对”两名社工,探索“社区食堂+送餐服务”的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定期开展入户问候、主题活动,结对机关企事业单位提供物质帮助,结对家庭医生提供身心保健服务,为老人安装“智能管家”,让独居老人和孤寡老人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完善优化老年人群体权利保障,持续排查辖区内50岁以上符合服务标准的老人,继续做好独居老人生活生产安全保障工作,更好地解决老年人的实际困难,为辖区老年人提供高质量服务。”桑伊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白皮书指出,生态补偿制度增加了农牧民的收入,有力提高了保护生态的积极性,促进了生态环境的改善。
“白皮书记录了客观事实,西藏始终坚持生态保护第一,统筹生态保护与民生改善,2004年以来,西藏先后建立实施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重要湿地生态效益补偿(试点)等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自治区社科院当代西藏研究所副所长连成国说,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西藏各类生态保护补偿资金快速增加,连续多年为群众提供生态保护岗位,让一批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农牧民群众在守护绿水青山中实现稳定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