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西藏统一战线 > 党风廉政 > 正文

树立正确的权力观

作者: 李林宝发布时间: 2022-05-18 10:02:17来源: 新华网
打印
T+
T-

  “政者,正也”。清正廉洁,是党员干部为官从政的基本底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守住权力关,始终保持对权力的敬畏感,坚持公正用权、依法用权、为民用权、廉洁用权。”

  党章庄严宣示,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中国共产党把为民办事、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把为老百姓做了多少好事实事作为检验政绩的重要标准。从人民利益出发,用好人民赋予的权力,把造福人民的实事办实,把造福人民的大事小事办好,把造福人民的难事办妥,这是一份承诺,更是一份忠诚。对党员干部而言,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不慕虚荣,不务虚功,不图虚名,切实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才能真正守住权力关。

  回溯党史,那些保持清正廉洁的优秀领导干部,无不是树立正确权力观的模范。一心一意为民服务的谷文昌公私分明,从没有利用手中的权力为家人牟利,他说:“我是领导干部,不能向组织开口给自己孩子安排工作,不然以后工作怎么做呢?”把群众冷暖放在心上的王瑛做官多年,手中的权力一尘不染,她认为:“我们手中的权力都是公共权力,是人民群众让我们保管的,我们只是一个保管员。”专注于为百姓谋利的廖俊波,坚持“亲”“清”原则,他明确说:“任何人打着我的旗号去办私事,你们都不要理。”这些干部虽然岗位不同,但都守住了权力关,彰显了共产党员的赤子之心、为民情怀。

  树立正确的权力观,需要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德之不厚,行将不远。从现实反面典型案例看,一些领导干部在权力观上出现偏差,把权力视为谋取个人私利的工具,进而在行使权力的过程中出现失误,最终在权力关上失德、失守。只有发扬“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的精神,不断改造主观世界,着力提升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才能真正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牢记清廉是福、贪欲是祸的道理,心存敬畏、行有所止,坚决守住底线、不越红线、不碰高压线,才能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堂堂正正做官。

  权力意味着责任。共产党人干事创业,图的是造福百姓,为的是家国兴旺。无论任何时候,无论任何情形,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于为民谋利,都应该是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一以贯之的政治本色。干部就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今天,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任务十分艰巨繁重,前进道路上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异常复杂严峻。把做官当做事,把用权当履责,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勇于担当、不负使命,这是党员干部应有的境界。

  战争时期,有位西方记者问毛泽东同志:“你们办事,是谁给的权力?”他回答说:“人民给的。如果不是人民给的,还有谁给呢?”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权力观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真正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我们就能不惧艰难险阻,始终充满力量,朝着奋斗目标不断前进。(李林宝)

(责编: 陈建国)
相关阅读
 

热点关注更多>>

领导论述更多>>

理论园地更多>>

相关链接更多>>